全国服务热线
欢迎到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 官方网站 !
华体汇网页登录网站:
第一组牵伸模块和第二组牵伸模块,所述第一组牵伸模块包括第一牵伸模块(A)和第
三牵伸模块(C),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包括第二牵伸模块(B)和第四牵伸模块(D),所述第一
组牵伸模块和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设置在所述环锭纺纱机的机架的头架侧和尾架侧之间,
分成两部分的第一中部牵伸辊(2a)、和分成两部分的第三中部牵伸辊(2c);以及
分成两部分的第一后部牵伸辊(3a)、和分成两部分的第三后部牵伸辊(3c);
分成两部分的第二中部牵伸辊(2b)和分成两部分的第四中部牵伸辊(2d);以及
分成两部分的第二后部牵伸辊(3b)和分成两部分的第四后部牵伸辊(3d);
前部牵伸辊、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均被布置成至少两行,包括左行(LH)和右行
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牵伸模块的所述第一中部牵伸辊(2a)和所述第三中部牵伸辊
(2c)、所述第一后部牵伸辊(3a)和所述第三后部牵伸辊(3c)、以及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的
所述第二中部牵伸辊(2b)、所述第四中部牵伸辊(2d)和所述第二后部牵伸辊(3b)、所述第
四后部牵伸辊(3d)由在所述头架侧处的第一电动机(SM1)驱动,由在所述机架的中间位置
处的第二电动机(SM2)驱动,和由在所述尾架侧处的第三电动机(SM3)驱动;
所述第一牵伸模块(A)的所述第一前部牵伸辊(1a)由第四电动机(SM4)驱动,并且所述
第三牵伸模块(C)的所述第三前部牵伸辊(1c)由在所述头架侧处的第五电动机(SM5)驱动;
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的所述第二前部牵伸辊(1b)和所述第四前部牵伸辊(1d)由在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牵伸模块和所述第二组牵
伸模块在所述机架之间彼此分离,以在所述环锭纺纱机中的多个牵伸辊(1a,1b,1c,1d,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牵伸模块的所述第一中部
牵伸辊(2a)、所述第三中部牵伸辊(2c)和所述第一后部牵伸辊(3a)、所述第三后部牵伸辊
(3c)被分成相等长度的两个轴,或在整个长度的任意位置被分成不同长度的两个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的所述第二中部
牵伸辊(2b)、所述第四中部牵伸辊(2d)和所述第二后部牵伸辊(3b)、所述第四后部牵伸辊
(3d)被分成相等长度的两个轴,或在整个长度上的任意位置被分成不同长度的两个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前部牵伸辊(1a)、所述第二
前部牵伸辊(1b)、所述第三前部牵伸辊(1c)和所述第四前部牵伸辊(1d)中的至少一个前部
牵伸辊中的每一个前部牵伸辊通过齿轮系驱动至少一个递送牵伸辊,用于集聚纺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牵伸模块包括多个递送牵
伸辊,所述多个递送牵伸辊由在所述头架侧处的公用电动机或单独的电动机驱动,用于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组牵伸模块包括多个递送牵
伸辊,所述多个递送牵伸辊由在所述尾架侧处的公用电动机或单独的电动机驱动,用于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动机(SM1)、所述第二电动
机(SM2)、所述第三电动机(SM3)、所述第四电动机(SM4)、所述第五电动机(SM5)和所述第六
电动机(SM6)分别选自由伺服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组成的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动机(SM1)、所述第二电动
机(SM2)、所述第三电动机(SM3)、所述第四电动机(SM4)、所述第五电动机(SM5)和所述第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的环锭纺纱机包括2400个锭
伸辊的改进的驱动结构。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具有多个锭子的长的纺纱机中的
术。类似地,背景部分中提及的或与背景部分的主题相关联的问题不应被假定为先前在现
有技术中已经认识到。背景部分中的主题仅仅表示不同的方法,其本身能对应于所要求
伸施加到粗纱材料上。在纺纱机中,驱动结构通常包括三比三/四比四牵伸辊。环锭纺纱机
中的下部牵伸辊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具有沿机器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以分开的间隔支撑在
轴承中的前部牵伸辊、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这些下部辊在一端通过由电动机驱动的
齿轮系连接。此外,在牵伸辊的前部中设置有额外的递送牵伸辊(第四辊),用于集聚纺纱。
度旋转。在四比四牵伸的情况下,递送牵伸辊以大于前部牵伸辊的速度旋转。牵伸辊的旋转
速度相对于前一个牵伸辊的比率,通常被称为“牵伸倍数(draft)”,在给环锭纺纱机中的纤
维施加扭转中起及其重要的作用。牵伸倍数选择对于纤维的不一样和数量是不同的。现有驱动
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为了改变下部牵伸辊之间的牵伸倍数,必须在驱动部分手动改变
齿轮,这是高劳动强度的。这导致因为改变齿轮增加了机器的停机时间。此外,这导致工厂
另一个缺点是,当用更多数量的锭子(例如1600个及以上),优选为1824延长机器
时,由于施加到锭子的扭转力而发生辊的过度扭转。这些辊所表现出的扭转程度从被驱动
端到自由端变化。为了补偿扭转力,通过跨越机架的长度实现无变速电动机和附加的电动
现在,为满足增加的生产需求,纺纱厂仍然要增加锭子的数量,例如2400个锭
子和更多锭子。但是,传统的驱动结构不提供对驱动非常长的纺纱框架的支撑。本实用新型
是鉴于上面讲述的情况而设想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更多锭子的环锭纺纱机的牵伸辊
机中的牵伸辊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环锭纺纱机的机架的头架侧和尾架侧之
间的第一组牵伸模块和第二组牵伸模块。第一组牵伸模块和第二组牵伸模块中的每一个包
括前部牵伸辊、分成两部分的中部牵伸辊和分成两部分的后部牵伸辊,所述前部牵伸辊、所
述中部牵伸辊和所述后部牵伸辊均被布置成至少两行。第一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
部牵伸辊以及第二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由在头架侧处的第一电动机驱
动。第一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以及第二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
牵伸辊由在机架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二电动机驱动。第一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
伸辊以及第二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由在尾架侧处的第三电动机驱动。牵
伸模块的前部牵伸辊由头架侧处的第四电动机驱动。牵伸模块的前部牵伸辊由头架侧处的
第五电动机驱动。第二组牵伸模块的前部牵伸辊由在尾架侧处的第六电动机驱动。
成具有相等的长度的两个轴,或者在整个长度的任意位置被分成具有不一样长度的两个轴。
此外,第二组牵伸模块的中部牵伸辊和后部牵伸辊也被分成具有相等的长度的两个轴,或
独的电动机驱动的多个递送牵伸辊(第四辊),用于集聚纺纱。第二组牵伸模块还包括由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动机选自由伺服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和
在表示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唯一实施例。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仅被提供为本实用
新型的示例或例示,并且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有利。为了提供对本实用
新型的透彻理解,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
还必须注意,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规定,否
则单数形式“一个”、“一”和“所述”包括多个引用。尽管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践或测
试中使用与本文描述的那些类似或等效的任何系统和方法,但现在描述优选的结构和方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然而,
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提供这
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全面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
范围。此外,本文中提及本公开实施例的所有陈述以及其具体示例旨在包括其结构和功能
等同物。另外,旨在这种等同物包括目前已知的等同物和将来开发的等同物(即,任何开发
动结构的示意性表示。在环锭纺纱机的机架的头架和尾架之间设置至少第一组牵伸模块和
第二组牵伸模块,第一组牵伸模块包括至少第一牵伸模块A和第三牵伸模块C,第二组牵伸
模块包括至少第二牵伸模块B和第四牵伸模块D。头架包括用于锭子和环形轨道的驱动和传
动机构。尾架包括抽吸和清洁结构。第一牵伸模块A、第二牵伸模块B、第三牵伸模块C和第四
牵伸模块D在机架之间相互分离,以便在长的纺纱框架中的下部牵伸辊的整个长度上实现
第一牵伸模块A、第二牵伸模块B包括排列成左行LH的牵伸辊,第三牵伸模块C和第
四牵伸模块D包括排列成右行RH的牵伸辊。牵伸辊1a、1b、1c、1d、2a、2b、2c、2d、3a、 3b、3c和
3d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安装在对应的机器辊的支架上的端轴承支撑(支架以规则的间隔(未
第一牵伸模块A包括左行LH上的三个牵伸辊,分别为第一前部牵伸辊1a、第一中部
牵伸辊2a、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牵伸模块C包括右行RH上的三个牵伸辊,分别为第三前
部牵伸辊1c、第三中部牵伸辊2c、第三后部牵伸辊3c,如图1所示。第一中部牵伸辊2a、第三
中部牵伸辊2c和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后部牵伸辊3c被分成两个长度相等的轴,如图1所
示。第一中部牵伸辊2a、第三中部牵伸辊2c和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后部牵伸辊 3c在头
架侧处由第一电动机SM1驱动。第一中部牵伸辊2a、第三中部牵伸辊2c和第一后部牵伸辊
3a、第三后部牵伸辊3c在机架的另一侧/中间位置由第二电动机SM2驱动。第二电动机SM2可
以放置在头架侧和尾架侧之间的中间位置。此外,第二电动机SM2驱动在第二组牵伸模块的
第二牵伸模块B、第四牵伸模块D的一侧的第二中部牵伸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 和第二后
第一组牵伸模块的第一牵伸模块A的第一中部牵伸辊2a和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
三牵伸模块C的第三中部牵伸辊2c和第三后部牵伸辊3c的中心处的自由端能安装在端轴
承 (未示出)中。第一中部牵伸辊2a、第三中部牵伸辊2c、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后部牵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轴可以跨越中部和后部的第一中部牵伸辊2a、第三中部牵伸辊
2c、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后部牵伸辊3c的长度在任意位置分开。中部和后部的第一中部
牵伸辊2a、第三中部牵伸辊2c、第一后部牵伸辊3a、第三后部牵伸辊3c可以被分成使得辊的
整个长度上的扭转力由电动机均匀分布。第一组牵伸模块的第一牵伸模块A、第三牵伸模块
C一起包括超过1200个锭子,优选1200个锭子,即每个模块600个锭子。
第一组牵伸模块的第一行LH的第一牵伸模块A的第一前部牵伸辊1a由在头架侧处
的第四电动机SM4驱动,另一端自由地安装在端轴承(未示出)上。第一组牵伸模块的第二行
牵伸模块的第三前部牵伸辊1c在头架侧处由第五电动机SM5驱动,另一端自由地安装在端
轴承 (未示出)上。在集聚纺纱结构(未示出)中,第一前部牵伸辊1a、第三前部牵伸辊1c可
第二组牵伸模块的第二牵伸模块B包括左行LH上的三个牵伸辊,分别为第二前部
牵伸辊1b、第二中部牵伸辊2b、第二后部牵伸辊3b,第二组牵伸模块的第四牵伸模块D包括
右行RH 上的三个牵伸辊,分别为第四前部牵伸辊1d、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四后部牵伸辊
3d。第二组牵伸模块的第二中部牵伸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二后部牵伸辊3b、第四后
部牵伸辊3d被分成两个长度相等的轴,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第二电动机SM2是用于驱动
第一牵伸模块A、第二牵伸模块B、第三牵伸模块C和第四牵伸模块D的中部牵伸辊2a、2b、2c、
2d和后部牵伸辊3a、3b、3c、3d的公共装置。第二组牵伸模块的第二牵伸模块B的第二中部牵
伸辊2b和第二后部牵伸辊3b、第四牵伸模块D的第四中部牵伸辊2d和第四后部牵伸辊3d 可
以在尾架侧处由第三电动机SM3驱动。在第二中部牵伸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二后部
牵伸辊3b、第四后部牵伸辊3d中心的自由端能安装在端轴承(未示出)中。第二中部牵伸
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二后部牵伸辊3b、第四后部牵伸辊3d优选分成两个长度相等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部和后部的第二中部牵伸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二后部
牵伸辊3b、第四后部牵伸辊3d可以跨越它们的长度在任意位置分开。中部和后部的第二中
部牵伸辊2b、第四中部牵伸辊2d、第二后部牵伸辊3b、第四后部牵伸辊3d可以被分成使得辊
的整个长度上的扭转力由电动机均匀分布。第二组牵伸模块中的第二牵伸模块B、第四牵伸
模块D可以一起包含1200个锭子以上,优选1200个锭子,即每个模块600个锭子。
第二组牵伸模块中的第二牵伸模块B的第二前部牵伸辊1b、第四牵伸模块D的第四
前部牵伸辊1d由在尾架侧处的共用第六电动机SM6驱动,并在一端(未示出)自由地安装在
端轴承上。在集聚纺纱结构(未示出)中,第二前部牵伸辊b、第四前部牵伸辊1d通过齿轮系
根据另一实施例,对于集聚纺纱机,第一组牵伸模块中的第一牵伸模块A、第三牵
伸模块 C的递送牵伸辊(第四辊)可以由存在于头架侧处的共用电动机来驱动,而不是由来
自第一前部牵伸辊1a、第三前部牵伸辊1c的齿轮结构驱动。第一组牵伸模块的第一牵伸模
块A、第三牵伸模块C的递送牵伸辊的另一端能自由地安装在端轴承上。类似地,第二组牵
伸模块的第二牵伸模块B、第四牵伸模块D的递送牵伸辊可以由存在于尾架侧处的另一个共
用电动机驱动。第二组牵伸模块的第二牵伸模块B、第四牵伸模块D的递送牵伸辊的另一端
的齿轮和皮带,以获得牵伸辊之间的所需速度比率。传动装置设置在环锭纺纱机的头架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机SM1、第二电动机SM2、第三电动机SM3、第四电动机
SM4、第五电动机SM5和第六电动机SM6优选地是伺服电动机。此外,在可替代实施例中,电动
机可以是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第一电动机SM1、第二电动机SM2、第三电
动机SM3、第四电动机SM4、第五电动机SM5和第六电动机SM6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电负载
分布。上述结构对于具有更多数量的锭子的环锭纺纱机(即具有大约2400个锭子或更多锭
牵伸辊驱动器第一电动机SM1至第六电动机SM6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伺服驱动
器/变频器(未示出)。伺服驱动器/变频器可以连接到具有人机接口(即显示器)的控制单
元。可以在人机界面输入根据需要的牵伸倍数改变,从而以用户友好的方式获得下部牵伸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在2400个锭子及以上的长的纺纱框架中的下部牵伸辊1a、
1b、 1c、1d、2a、2b、2c、2d、3a、3b、3c和3d的整个长度上提供均匀的扭转力分布。由此,提高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三个或四个下部牵伸辊。根
据本实用新型的纺纱机包括至少四个牵伸模块,其中下部牵伸辊由每个模块的至少一端上
的电动机驱动。在集聚纺纱牵伸的情况下,递送(第四)牵伸辊优选由前部牵伸辊通过齿轮
系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递送(第四)牵伸辊也由电动机驱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
结构中,为了在长纺纱框架中在下部牵伸辊的整个长度上实现扭转力分布,牵伸模块在机
架之间彼此分离。因此,减小了施加在非常长的纺纱机的牵伸辊上的扭转力,并且消除了环
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变化。应当理解,上述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和实施例可以彼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