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近集中批复天津、河北、辽宁、浙江、福建、江苏、广西和山东八个省区市2011年到2020年的海洋功能区划,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提速。从陆续发布的区域规划看,到2012年底,沿海主要省区市的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05万亿元,是2011年的1.55倍,明显快于GDP整体增速。 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与内陆地区可承接产业转移不同,沿海地区将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 同时,我国首部海岛保护法正式实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蛟龙号”载人深海探测等重大工程的相继启动,显示我国的海权意识正在增强。 ——从重陆轻海到陆海统筹。我国很多沿海区域的海洋开发并不算晚,如浙江温州,本世纪初就提出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但相当多的海洋开发活动,还带有浓厚的陆地意识,主要是围海造地,利用填海后的陆地建楼房、搞旅游,发展“不动产”。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明白准确地提出“陆海统筹”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等原则。广东、浙江确立“海洋强省”的目标,山东大力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使得海洋经济摆脱了陆地经济附庸的角色,真正向陆海联动发展。 ——从重视经济功能到经济生态并重。海洋除了蕴涵丰富的经济价值,也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相比陆地,海洋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破坏后不易恢复。海水是流动的,一方污染可能殃及四周。近些年来,一系列海洋溢油事件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近期国务院批复的一系列规划,无一例外地设定了围填海规模和海洋保护区面积,体现了“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划不是给优惠,而是明确该发展什么不该发展什么,以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传统产业主导到传统新兴起的产业融合发展。提起海洋经济,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海洋运输、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三大件”。中国传统海洋产业占海洋经济的比例非常高,而新兴起的产业占比不到10%,远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 如今,海洋在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开发深海油气,必然要建造高科技的海洋工程装备;陆地生物医药资源普遍遭遇过度采掘和环境污染的现实,让海洋生物医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在发展海洋新兴起的产业方面,一些企业家的想象颇为瑰丽:大型民企华彬集团的一位高管和记者说,他们正在探索海洋温差发电的可行方案。“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如果把海洋里的太阳能搜集起来,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首先是综合协调机制。各省份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有差异化的定位,防止重复发展、蜂拥而上。为此,一些学者提出国家级海洋发展议事机构的设想,引起不少关注。 其次是吸引社会投资的机制。在浙江、山东等地,海洋资源产权制度的创新慢慢的开始。通过建立海域使用权、海岛使用权和海底资源使用权的确认和市场转让机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助推力。 数据显示,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从2001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7%,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相继获批而上升为国家战略。除这三个省外,沿海地区从北往南,在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渤海新区、江苏沿海经济带、上海浦东新区、福建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广大区域内,海洋经济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东部沿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带状加点状的空间布局已逐步成形。 国家海洋局最近发布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综合报告》指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仍是我国的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其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海洋产业体系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和远洋渔业捕捞能力明显提升,海洋水产品加工和出口能力逐步的提升。在国内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其海洋传统产业从始至终坚持转型升级。 围绕第一产业,半岛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进一步加快了调整优化渔业结构的步伐,重点提升了水产苗种业、海水养殖业、 远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现代海水养殖基地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也在提速。 今年7月份,青岛黄岛区规划总投资1.4亿元,打造拥有22艘渔船的全国先进的规模化远洋渔业船队。在完成渔船建造的基础上,黄岛区下一步将实施跨区域远洋渔业合作,多地共同建设现代远洋渔业基地。 在海南,儋州白马井渔港项目建设已经过半,建成后白马井渔港将成为海南省现代海洋渔业商贸流通核心基地、现代海洋渔业环境友好型应用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岛西岸生态型特色旅游目的地。 随着海洋传统产业不断的提高,我国海运能力也逐步的提升,超过亿吨的港口达20个,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1年,仅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就达6.93亿吨,连续3年位居世界海港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港口发展的转型升级功不可没。 为破除行政区划和重复建设对发展港口经济的干扰,福建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跨行政区域港口整合:沿海6市众多港口分别整合为福州、厦门、湄洲湾三大港口群,以集装箱、散货、对台货运为各自主题,进行有序开发。不到两年时间,海西港口群粗具规模,吞吐能力突破3亿吨,厦门港首次步入全国亿吨港行列。 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从最开始海洋渔业排在首位的“渔、港、景、油”布局,到其后“港、渔、景、油”的排序,更突出港口建设,更看重港航物流。 总面积9.5平方公里的宁波镇海枢纽港,所在区域叫后海塘。2008年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大宗商品中转站,如今已华丽变身为大宗商品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拥有万吨级码头10个、大小泊位18个,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 随着海洋战略“蓝图”走入现实,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成为慢慢的变多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共同指向和新一轮发展的重点。 自2009年以来,山东新兴海洋产业不断崛起。其中,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引领全国;海洋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海洋运输物流业乘势兴起;海藻精深加工、微生态药品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在青岛市工作生活40余年。他和他的团队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糖库,库中的“海洋特征寡糖”已在国内外大范围的应用,其中许多产品慢慢的变成了行业标准品。 从长江口溯流而上,长江两岸的橘红色龙门吊不时映入眼帘。从前,这里是火热的造船车间。而今,这里的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进军。 近年来,依托大型造修船基地、新建专业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我国已变成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海工装备产业集聚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战略布局基本成形。 今年5月,我国首座用于深海油气开采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正式在南海区域开钻,而“海洋石油981”的制造者就是上海外高桥船厂。此外,我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首艘12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也分别由江苏熔盛重工和上海船厂建造。这些高科技装备构成了我国首支油气开发“深水舰队”的主体。 濒临南海的广东省,也在全力发展深水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且产业链日渐成型。其中,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珠海基地项目、三一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及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在快速推进中。 此外,我国海上风能发电技术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潮流能、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入示范运行阶段,海水提钾、溴、镁技术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以海洋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2011年,海水利用业增加值近10亿元,与“十一五”初期相比翻了一番;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业增加值近49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0倍多。 在海洋产业大发展之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等有经验的人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仍比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未来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坚持科研先行、科技和产业互动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市研究出台了侧重海洋科研和产业孵化的“中国蓝色硅谷”规划并迅速加以推进。青岛市“蓝色硅谷”分为“一区一带一园”,“一区”是坐落在即墨市的蓝色硅谷核心区;“一带”南起青岛市崂山科技城,北至即墨市温泉镇沿滨海公路区域,形成一条海洋科学技术创新走廊;“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在“蓝色硅谷”内,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优势科技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未来将成为海洋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和孵化区。其中,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工程已完成。到2013年,“蓝色硅谷”将全面建成联通云计算基地,为公司可以提供一流的云计算服务。 福建省拥有厦大、海洋三所、集美大学等一批涉海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海洋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头羊。在发挥海洋科研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智库作用基础上,福建已在海洋生物制药、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纯度河鲀毒素实现产业化,并涌现出诏安润科、厦门蓝湾、石狮华宝等规模化的海洋高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