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等外来入侵物种,使我国农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今我国又面临着新的外来入侵物种,很多人都认为它是“百年巨鳖”,经专家认定,这是弗罗里达鳖。 弗罗里达鳖又称珍珠鳖,是来自美国的外来物种,现在又在我国的16个省频繁现身,据网友说道这个珍珠鳖持续泛滥将会对我国生态环境能够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黄河也将会被“攻破”。 这是网友虚张声势?还是事实呢?如果真的是事实的话,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遏制它的泛滥呢? 鳖在我国有很多种的叫法,它又称之为甲鱼、水鱼、王八、脚鱼等称呼,鳖在我国的种类也比较多,所以有一些时候很难分清楚它是属于哪一种类。 因为它身体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使人增强记忆力,延缓智力下降,所以鳖在我国餐桌上也是一种美味佳肴。 在过去野生的鳖有很多,人们常常就能在河边抓到野生的鳖,因此很多人在抓到的时候都很开心,尤其是那些体积比较大的,可以让抓到的人美餐一顿。 而随着这几年,很多地区都出现“百年巨鳖”,因为它的体积较为庞大,不少人都以为它是上了岁数的“百年巨鳖”,但是这些所谓的“百年巨鳖”并不是人们以为的中华鳖,它是外来入侵物种珍珠鳖。 珍珠鳖又称弗罗里达鳖,它源于美国的弗洛里达州,它是依靠食肉为生,容易养殖,生长速度较快,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蔓布了这种鳖,那么这种鳖又是怎么来到我国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大众人民对中华鳖这道美食的喜爱,导致我国本土的中华鳖数量急剧减少,因为我国本土饲养的中华鳖生长速度较慢、体积较小、甚至为食物还可以相互撕咬等等原因,这也就导致中华鳖的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而美国的珍珠鳖对比我国本土的中华鳖来说,珍珠鳖性格比较温顺,不会出现同类之间相互撕咬的情况,加上珍珠鳖的成长速度较快,体形也较为庞大,为了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我国就从美国引进了珍珠鳖。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珍珠鳖相对于来说性价比较高,所以我国厦门的一家养殖场就率先引进了这种外来鳖,还专门为这个外来物种起了一个珍珠鳖这样的美称。 刚开始中国的养殖户还以为这些美国来的珍珠鳖不好养,没想到珍珠鳖却能很快的在中国适应了下来,它不仅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更是一年能增重3~5公斤左右。 这也让很多养殖户都看到了商机,于是纷纷都开始引进了这个珍珠鳖,据统计中国内部已经高达16个省都引进养殖了这种珍珠鳖。 因为珍珠鳖的养殖户基本都是偏南方,而南方又经常下雨,一到雨季,塘里的水位就会上涨有可能溢出来,这也就给了珍珠鳖一个逃离的机会,随着水位的上升,珍珠鳖就能轻而易举的跑到其他水域。 珍珠鳖的长相也较为好看,这也就让很多养殖户在珍珠鳖很小的时候就将它当做观赏鳖卖到了各种水族市场,也因此引得了不少市民的购买,一般养殖的鳖也很少有人会去食用。 珍珠鳖生长速度较快,很多家庭在水缸装不下的情况下就会将它放生,让它回归于大自然,还有些人为了“放生祈福”,在听到“百年巨鳖”(也就是珍珠鳖)的时候,就会买来在附近的河流将其放生。 珍珠鳖以食肉为生,经常会捕食一些小鱼、小虾、小蚯蚓等水中的微生物,因此它周边的生物都纷纷遭了殃,珍珠鳖泛滥的话会严重破坏水域的生态环境。 像珍珠鳖这种突如其来的物种,很有一定的概率会让我国本土的鳖类因为食物的减少,导致我国本地鳖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可能会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目前,我国群众在野外发现珍珠鳖的新闻也慢慢变得多,甚至很多钓鱼爱好者在野外钓鱼的时候也可以钓到这种珍珠鳖。 2021年,广东一位钓友就曾钓到过一只超大的巨鳖,就连钓友手中的抄网都快放不下了,据这位钓友形容:它很凶猛,就连抄网都被它要破了,一旁的钓友也认不清楚这是什么鳖,于是他就发了个朋友圈。 这时候有好几位朋友都想出价买走这个“巨鳖”,也有朋友在照片中就看了出来,这个鳖是外来物种珍珠鳖。 随着珍珠鳖频繁的现身,河南南阳一位村民外出游玩时,无意间的就在河边发现了这样一只老鳖,它身长75厘米,重46公斤左右,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百年巨鳖”。 这种体形的“百年巨鳖”极为罕见,曾有人出价2万希望购买这个“百年巨鳖”,想着回家炖汤滋补,但是这位村民就找了个“借口”拒绝了下去,因为这位村民也觉得这是“百年巨鳖”具有灵性。 于是就将它放生在了附近的水库当中,这件事情被发在了网上也登上了热搜,不仅引起了吃瓜群众的围观,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认定这是外来物种珍珠鳖。 曾经也有人在西安的浐河中发现一只珍珠鳖,要知道这条浐河多种分叉连接着黄河,那么这种鳖会不会适应黄河的水域?如果适应了那么很快它就可能会在黄河泛滥成灾,这也就对黄河生态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种外侵物种泛滥的情况早在西班牙就发生过,当时就有大约100万只珍珠鳖跨越海洋来到了西班牙,但是由于西班牙人的管理不善,就导致珍珠鳖在西班牙的湖泊里大量繁殖,最后导致泛滥成灾。 在2009年,一场关于讨论生物入侵危害的国际会议,让我们得知我国不知不觉就成为了,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外来入侵物种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高达500亿左右。 除了珍珠鳖以外,对于我国来说最有名的外来物种还是小龙虾了,小龙虾最开始是由日本进美国的,当时的日本只是想着将小龙虾当做饲养牛蛙的饲料,没想到小龙虾却把日本的牛蛙干翻了。 1940年左右,日本就将小龙虾带到了我国,小龙虾在刚进入我国的时候在田地里可谓是肆意妄为,经常破坏庄稼,也让农民很恨这个生物,直到湖北、四川等地的商家发明了“麻辣小龙虾”,这才让小龙虾的“好日子”到头了。 直到现在每到夏天的时候,夜市摊里就会常常的出现“麻辣小龙虾”,跟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田地里的野生小龙虾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国内的市场了,这也兴起了养殖小龙虾的产业。 虽然有些地区的小龙虾可谓是供不应求,但是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那里的小龙虾已经泛滥成灾成为了一种灾难,小龙虾的主要危害就是对它所生存区域的鱼类、水生植物造成威胁。 据报道,小龙虾还入侵到了云南元阳的梯田中,小龙虾在这不断的繁殖、打洞,已经严重对水田景观造成了威胁,元阳的哈尼梯田可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已经严重遭到了小龙虾的破坏。 当地政府为保护哈尼梯田,专门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为了能更好的消灭小龙虾,要不然就非常容易造成哈尼梯田出现漏水、渗水等情况,进而影响视觉上的美观。 不单单是小龙虾,我国还有一种“清道夫”的外来鱼类物种,因为它可以清理鱼缸中的垃圾,所以有很多养鱼爱好着会常常买来放到家中的鱼缸,还有些人会在放生观赏鱼的同时将清道夫一并放生。 虽然说清道夫能清理水中的垃圾,但是它主要是以鱼卵为食,加上它的生命力极强,如果冒然的放生在了野外,将或非常容易破坏水域中的生态平衡,因此导致泛滥成灾。 最让人可气的还是福寿螺,它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的一种淡水螺,最初引入中国的时候当做食物使用为主,后来因为它的寄生虫过多遭到了市场的淘汰,但是它的繁殖能力却很强大,慢慢的就泛滥成灾。 福寿螺繁殖能力较强已经完全占据了河道“干净”,因此使得河道清洁人员对此“头疼”,因为福寿螺的卵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因此导致清洁起来很难,福寿螺会吃小型水生动物,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也构成了威胁。 福寿螺还常常在农作物上面大量的繁殖,这样就导致当地的水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业产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福寿螺也因此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大敌。 目前来看,珍珠鳖对比以上几种生物的危害可能没这么大,但是它也是属于外来物种,如果一旦泛滥成灾的话,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那么大家肯定好奇如果这些生物在河流中泛滥成灾的话,将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就拿黄河为例子吧。 黄河作为我国两条“母亲河”之一,它孕育着我们华北和西北人民,已经有大量外来物种盘踞在此,根据黄河水产研究所调查,目前黄河中有外来物种41种,它们已经在黄河自由的繁殖。 因为外来入侵物种较多,已经打破了黄河稳定的生态链接,使得黄河本土上的物种因为外来入侵的争夺导致食物急剧减少,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黄河本土生物的种类将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珍珠鳖对于福寿螺、小龙虾相比,珍珠鳖的繁殖速度更慢,目前泛滥的机会也不太大,好在目前珍珠鳖在黄河流域还未泛滥,但是我们也应加强防范,毕竟黄河是我国生态的敏感地带,也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沿地带。 往往在这样情况下,喜欢美食的朋友们就会说了:准备吃成几级保护动物?看似通过吃是能解决的,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外来物种是靠“吃”来解决掉的,就连我们最爱的小龙虾在有些地区还在泛滥。 针对目前珍珠鳖“逃窜”在外,它的源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就是人为“盲目的”放生,二就是养殖逃窜。 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将珍珠鳖误以为是中华鳖,只要大家能掌握知识更好的对其辨别,这样就能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盲目”的放生行为,才可以不会“好心办坏事”。 珍珠鳖和中华鳖的外观不一样,中华鳖体形偏椭圆形,背壳的颜色基本为深绿色或棕褐色,它的背甲摸起来有点软,中华鳖的小尾巴会短一些,还有就是个头不同,中华鳖的个头不大一般体长在30厘米左右。 对于放生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强群众的教育,这样广大群众就能了解动物的习性,从而能够减少“盲目的放生”,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针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户们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装防护网等各种措施,由此减少珍珠鳖“逃窜”的事情。 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带给我们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应该共同携手,防患于未然,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全民参与共同维护,从而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