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站马德里竞技赞助商0591- 62760999
产品中心

海岛“吃海”记

来源:开云网站马德里竞技赞助商    发布时间:2024-08-22 06:58:36

  “青鳗猪骨汤、大石翁鱼爆炒萝卜干、虾面炒嫩芽、乌鱼饭……”近日,东山县掀起舌尖东山、寻找最美家乡菜“一镇一桌菜”的评选活动,全县7个镇7桌关于海鲜的花样比拼,让人垂涎欲滴,勾起无数人的味蕾。

  作为福建省第二大岛、漳州唯一的海岛县——东山县践行“大食物观”,耕海牧渔,从最早的乘风破浪看天吃饭,到借大海养殖深耕海上牧场、种苗培育,再到海鲜上岸精深加工,爱拼才会赢的东山人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海岛人自己的“吃海”记。

  东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介于厦门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县,曼妙的海岸线在这里画出一个蝶形的海岛,故又有“蝶岛”之誉。

  蝶岛虽美,但长期以来由于耕地总量少、人均面积少,且总体质量不高,一度面临食物总量匮乏、品类单一、结构不均衡的困难。

  时下正是休渔期,铜陵镇67岁的老渔民陈建平除了修补维护渔船外,每天总会抽空到渔港码头上走走。“这个月就开渔啰!”望着这片能赋予丰富食物的大海,他心存感恩!

  自从年少时从父亲手中接过船桨后,他跟大海打了一辈子交道,击风搏浪,从最开始的小舢板到木船再到钢质渔船,掌舵的渔船慢慢的变大,出海捕捞的距离越来越远,捕获的各类海货也慢慢变得多、越来越丰富。

  陈城镇澳角村,位于东山岛最南部,三面环海,是全县最偏远的渔村,这里的村民全都靠大海谋生,以捕鱼为业,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渔船。

  “这是上世纪60年代使用的竹排、70年代的大桡船、80年的代排船、90年代的木质拖网船、现在的大排量钢质船。”在村支书林华忠眼里,渔村的乡村振兴馆里一字排开的5艘渔船模型,展现的是一首海岛人赶海讨海的诗歌。

  截至2023年底,东山全县在册管理渔船747艘,其中,大中型钢质渔船691艘,占在册渔船总数的93%。2023年,全年捕捞量11.60万吨,居漳州全市第一位、全省第四位。

  东海、南海交汇的独特海流,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东山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鲍鱼、黑虎虾、大墨鱼、小青龙虾、生蚝、扇贝、海豹黄翅鱼、海参、小银鱼、小黄鱼、大膏蟹、红鲟、多宝鱼、剑虾、大黄花鱼……这些都是大海馈赠给海岛人的食物。每到开渔季,渔港上船来船往,每天都有满载而归的渔船,在这里装卸满筐的喜悦。

  “酱油水煮鱼。”这是东山人对海鲜最简单也是最经典的表达,它是海岛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也是陈建平最钟爱的一道菜。“我们渔民经常是捕什么吃什么,煮上满满一大锅酱油水鱼,配着米饭或稀饭,就这样吃到饱。”

  在东山人的餐桌上,各种海产品是主要的食物来源。然而,受台风、大风大浪等因素影响,渔民出海捕捞受限,食物的来源也存在不稳定性,因此,看天吃饭一直是渔民的职业特性。

  小暑已过,天气晴朗,在陈城镇岐下村的海上养殖基地里,一望无垠的渔排在海面延伸,养殖基地渔排纵横交错,渔船在渔排、水道间来回穿梭,犹如一座壮观的海上浮城。

  除了扬帆捕鱼外,东山人将陆地田园耕种理念搬到了海上,“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改变渔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每隔几天,岐下村的养殖户陈文俊就驾着他的小快艇到渔排上去查看,这个30岁出头的男人衣着朴素,声音爽朗,皮肤跟大多数长期靠海吃饭的人一样,黝黑中透着健康的红光。

  跟当时村里的多数人家一样,陈文俊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渔户家中,从小跟着家人下海捕鱼。10多年前,他东拼西凑了几万元,在村前的海湾上搭起渔排,搞起网箱养殖。道路和港口的修建不仅给岐下村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顺畅,还带来了财运与商机。陈文俊的养殖网箱从最初的12格变成70多格。网箱养殖的效益越来越好,以此为业的岐下村村民也慢慢的变多。

  “现在,我的鲍鱼、斑鱼等各类海产都卖到大城市了,能不赚钱吗?”陈文俊说。

  农民在田里耕种粮食蔬菜,海岛人则在海上造出一个个方格渔排,同样也是在耕耘。在东山,像这样从事海上渔排养殖的人还有许多。

  而在西埔镇冬古村水产品交易中心,渔民有条不紊地依照品相、大小分拣刚从海上收获上来的鲍鱼。

  “现在,从事海上养殖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水产品交易中心投用后,有效解决了海上分拣鲍鱼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雇工困难等问题,交易变得更便捷。”冬古村党委书记林华东说,冬古村是东山县四大渔村之一,以捕捞、养殖为主。村党委发挥临海靠山优势,大力推动民宿、餐饮、电商、观光等渔旅融合发展模式。

  “全县海水养殖面积11.4万亩,主要养殖鲍鱼、鲷类、石斑鱼类、对虾等30多个品种,已形成东山湾、诏安湾海上养殖区,铜陵、岐下网箱养殖区,前楼、乌礁湾筏式养殖区,陈城、前楼、杏陈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区。”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沈文镇说。

  如今,“海上田园”阡陌纵横,井然有序。被誉为海洋“软黄金”的皇金鲍突破了国内鲍鱼无法养成大鲍的技术瓶颈,两头鲍畅销市场,年产量超过3000吨。号称“海上行走的氨基酸”的巴浪鱼从杂鱼成功逆袭成“海鲜新贵”,颠覆了野生比养殖贵的传说。作为生鱼片的上等原料,红甘鱼就显得娇气多了,不吃饲料只吃沙丁鱼和青花鱼,每年还得候鸟式迁徙养殖,但这一点不影响它每年2亿元产值的光环。

  除此之外,锦绣龙虾、绿鳍马面鲀、虎斑乌贼等一批优质品种成功试养,并正在推广,蓝子鱼、紫菜、牡蛎、虾等一系列养殖海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带领渔民走上致富路。2023年,东山全县海水养殖产量34.29万吨,产值约65亿元。

  从“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东山县渔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而科技为渔业的全面升级注入了强力推动剂。

  随着气温的升高,在铜陵镇海域的12万口皇金鲍养殖网箱,正在进行一场南北大迁徙,它们将被拉到山东避暑,秋冬返回东山过冬。

  “皇金鲍学名绿盘鲍,腹面金黄、营养丰富,个头比普通鲍鱼大几倍,是优新品种。”铜陵镇鑫瑞水产公司总经理林宗其说,皇金鲍对养殖环境的水温有一定要求,太热时需要避暑。

  这些皇金鲍就是东山岛本土培育的新品种。陈城镇山南村沿海海岸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鲍鱼育苗场。在山南一水鲍鱼场有限公司里,只见育苗池一片挨着一片,循环水设施让池中的海水保持流动,打造出适宜鲍鱼苗生长的模拟海洋环境。

  “公司目前拥有1000余口育苗及成品养殖池,每年可培育鲍鱼苗5000万粒,按今年的行情价,再过半年,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山南一水鲍鱼场首席技术官廖鑫兴说。

  鲍鱼自由,东山功不可没。目前,全县有近1500家陆上鲍鱼养殖场,海区养殖鲍鱼4725亩,鲍鱼苗年产量28亿粒,产值约9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近2万人,被评为“中国鲍鱼种苗之乡”。

  前两月,在壹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里,皱纹盘鲍“东山1号”新品种阶段性现场验收会召开,东山或将再添一项国家级鲍鱼新品种。

  鲍鱼种苗育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他海产品亦然。走进杏陈镇逸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一条条上百斤的石斑母鱼令人瞠目结舌,各式各样的石斑鱼住进配有温控系统、海水净化系统的专属套房,享受着自动化、数字化、工厂化养殖带来的舒适感。

  “这是今年刚培育出来的新品种金虎斑和蓝瓜子,市场反响还不错,加上这两种,目前公司培育的石斑鱼大概有15种。”公司CEO林伟强介绍道。

  在樟塘镇昇蓝水产养殖公司,海马养殖同样取得新突破。只见养殖基地里,不同品种、不一样的尺寸的海马浮立在水中。

  “海马养殖重点是品种繁育,提高存活率,这是我们前年培育的品种膨腹和线%以上。今年新培育的品种是三斑马,这个品种市场流通量大,前景广阔,最近取得突破性试养成功。”公司负责人曹雷兴奋地说。

  东山海域拥有良好的海域环境和水质条件,适合发展海水增繁养殖。经过几十年发展,东山拥有各类育苗场1500多家,主要育苗品种有鲍鱼、石斑鱼、海马等。

  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水产种业“中国芯”,东山县将种业发展列入16项重要课题,谋划推动南方海洋生物种业发展研究项目,总投资约3.59亿元,拟建鱼虾贝藻类育种区。项目建成后,将充分的发挥“大院大所”人才和技术优势,构建繁育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推动东山渔业高质量发展。

  海产品富含优质蛋白,捕获或养殖的海鲜可以卖鲜品,也可以加工后再售卖。早在30多年前,东山人就开始尝试将海产品进行冷藏及粗加工,一来能延续售卖期,以补淡季之缺;二来能大大的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让食物供给体系百花齐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山县的海产加工业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细加工转变。”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沈文镇说,海产加工产品由单系列、少品种向多系列、多品种加工转变,形成了水产冷藏冷冻制品、干制品、罐制品、鱼糜制品、海产调味品、海洋休闲食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水产品加工体系。

  在康美镇的中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条条鱼经过宰杀、装罐、蒸煮、封口、杀菌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变成一个个鱼罐头源源不断输送出来,远销海内外。

  “早期东山水产品加工较为粗放,只是简单将水产品清洗速冻当原料卖,效益低。如拿鱼来讲,现在做成即食罐头,比之前单纯冷冻销售效益翻了3倍。”公司CEO谢佳豪说,目前公司还与福建医科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计划往海洋生物科学技术方向发展,“我们还从鱼类下脚料中提取鱼油、胶原蛋白、多糖等,变废为宝,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样,东山腾新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派抢抓生产的繁忙景象。作为福建省顶级规模、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最高的鱼糜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企业主导速冻产品、休闲即食产品,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销售,目前已形成从鱼类原料加工、鱼糜制品深加工至休闲即食产品以及品牌销售推广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公司将继续深耕速冻火锅食品,同时将立足现有即食蟹柳、鱼豆腐等开发出新口味、新形态的常温休闲食品,拓宽消费渠道与消费群体,特别加强与院校合作,研发各类深海休闲即食产品。”公司CEO余德光说。

  在峰雷食品有限公司,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黑鱼被推上传送带,制作成预制菜品水煮鱼片。台商古明台的东山新旺食品有限公司则瞄准“一粒鲍鱼”“一条虾”,研发做成矶煮鲍鱼、鲍鱼虾粉、黄金鲍鱼等20多种预制菜。

  为了抢抓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推进水产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换道领跑,东山县目前已出台促进预制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的推出,从打造预制菜产业集群、支持仓储物流冷链建设、搭建预制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预制菜产业保障制度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确保东山在支持预制菜产业高水平发展的举措上有抓手、有呼应、有落实。”东山县工信局副局长林琳说。

  为推动现代渔业全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东山开展水产类预制菜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全方面提高水产品生产附加值。全县水产品加工公司235家,2023年水产品加工产值156.5亿元。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30个,拥有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4家,是全省水产品获对外注册认证最多的县份,并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

  这两年来,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东山的海鲜吃出文旅大融合的节奏,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名片。

  从刚上岸的渔民那里购买来海鲜自己烹饪,或者坐在南门湾畔就着美景饱餐一回,或者跟当地渔民出去钓鱼讨小海……夜幕降临时,三五好友,酌着小酒,享受一天的战果,让咸咸的空气带走一身的烦恼。

  如今的东山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最美旅游特色小城、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文旅渔旅深层次地融合,东山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23年,全县游客数856.9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涌入这个海岛,来一场“吃海”记。(萧镇平 欧东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