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是食品制造业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食品科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迄今,我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食品科学得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食品科学》特开设“食品专业面对面”专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国内各个院校的食品专业、优秀科研团队及其发展前途,今天介绍的是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作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学校有专任教师近5000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相关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四川大学是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四川大学办学较早、积淀最深厚的学院之一,设有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本科专业,教育部轻工类教指委主任单位,致力于引领“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以院士等大师领衔的卓越人才和一流师资队伍,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等20多个科研和教学平台,是该领域具备极其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ESI排名前5‰的农业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与4个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实验室,拥有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及博士后流动站;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等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拥有非常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可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基础研究、产品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分析检测、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新工科人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 本专业是西南地区食品专业的发源地,是中国西部最早招收食品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西部地区工科食品专业发展的典范。本专业始于成都工学院建立的国内首批食品化工专业,1952年开始在食品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1998年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014年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建有国家/省级实验教学平台6个,可进行本-硕-博贯通式及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经过多年建设,专业形成了一支结构符合常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博士学位覆盖率94%,全部教师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有访学和科研经历。人才队伍中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5 人,省级人才计划6 人,有2 人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1 人,中国农学会理事1 人,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4 人,国内多种核心期刊编委8 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如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编辑和审稿人10 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外籍高端教授1 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客座教授8 人。近5年学科点获各级教学成果奖共8 项,发表教改论文25 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专业利用学校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的办学优势,汇集校内外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与校内临床医学(营养)、公共卫生、生命科学等强势学科交叉融合,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韩国木浦大学和日本熊本大学等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和国际化人才。通过“探究式-小班化”和“全过程评价-非标答案考试”等推动课堂革命(下图),全方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通识教育,强化实践教育,并做到本科国际化教育全覆盖。培养出多位“宝钢全国优秀学生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近3年本科生荣获“挑战杯”全国银奖1项、“互联网+”省级一/二等奖各1 项。 何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美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Postdoc Fellow,多个中文核心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公益性专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四川省支撑计划与产业集群等项目20余项,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1 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 项和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 项。 孙群,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海外引进人才、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获得者,现任资源微生物与微生物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基因资源与生物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留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国内外多个专业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等近50 项重大科研项目,在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200余篇,获国际和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9 项。获包括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各项科技、教学奖励10余项。 张文学,日本熊本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是做酿造与发酵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四川省国际合作基地-食品与微生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产业协会理事、四川省酒业协会常务理事、白酒专家委员会微生物组副组长,现兼任锦江学院白酒学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计划、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及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6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50余篇,主编教材6 部,获授权专利17 项,获行业、省市各类教学、科研成果20多项。 高鸿,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海外引进人才;日本学术振兴学会(JSPS)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选,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健康食品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四川大学侨联副主席;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四川省营养学会理事。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 项、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 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功能、健康食品加工与保藏。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1年9月18-19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4.8.27】宋祖儿尘埃落定?张凌赫白鹿复合可能?祝绪丹和嘉行关系?林志玲的老公黑泽良平性格挺好? AI定制家教,更能让孩子成功?可汗学院创始人亲自“圈重点”,别让孩子错过 「盘中宝」AI智能眼镜头部产品销量已超100万,Meta、苹果、华为、小米等加速布局,这家企业向国际知名品牌提供零部件 IBM发布Telum II处理器:360MB三级缓存、2.88GB四级缓存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华为官宣HarmonyOS NEXT Beta版用户招募启动:支持Pura 70等16款机型